2013年6月20日星期四

農民掏糞工堅持28年 每天掏200桶換來“萬戶香”



“寧肯一人臭,換來萬戶香”,用這句話彰化抽化糞池來形容掏糞工人再合適不過了。河北張家口有這樣一群普通的掏糞工人,每天用自己的肩膀擔起至少200桶糞便,用他們自己的雙手換來城市每個角落的清香。喬金雲就是其中的一員,且一干就是28年。23日,走進了他們的工作環境,對掏糞工人進行了采訪。

早上7點,隨張家口市城肥清運處彰化通馬桶3名掏糞工人一起來到該市橋西區教場坡附近,他們依舊像平常一樣,換上工作服,戴上手套,扛起掏糞用的扁擔,朝著院落內的旱廁所走去。據張彰化包通家口市城肥清掏清運處處長範敏介紹彰化抽肥,清掏工人需要清理張家口市大大小小總共1258座公用廁所,包括旱廁和水衝廁所。其中由掏糞工人手動清理的旱廁共有1100多座,每天這些掏糞工早上不到7點就要出車,奔赴各個院落進行清掏,一直要工作到下午1點鐘左右,夏天工作的時間要更長一些。

黝黑的皮膚,樸實的笑臉,這是初次見到喬金彰化通水管雲的印像。到了工作地點,他扛起掛著兩個糞桶的扁擔走進了院戶的公廁,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喬金雲擔著兩桶足有50多公斤的糞便走了出來。城肥共有26輛掏糞車,其中人工掏糞車就占了21輛,每輛車可裝50擔糞便,每個扁擔上掛兩個糞桶,喬金雲每天至少要擔200桶糞便,多則400桶。因為長期在廁所掏糞,自己的嗅覺也沒有了,身上的異味也難以去掉,掏糞車上也彌漫著旱廁所的味道,談起自己堅持了28年的工作,喬金雲稱“習慣了”。喬金雲說,掏糞的工作雖然髒點、臭點,但是這活兒總得有人干,既然選擇干了就要一直干到退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