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4日星期二
化妝品電商亟需解決貨源問題 代工廠太“山寨”
目前化妝品電商市場的規模和潛力都已不容保養品代工小 覷,但今年初以來的“假貨風波”卻無疑給化妝品電商行業造成一次沉重打擊,紅火背後的隱疾也因此被暴露出來。近日,化妝品B2C優歌網CEO凌遠強在反思 “假貨風波”時直言不諱地指出,化妝品電商渠道目前面臨的最大困擾是貨源問題,這直接導致在各大化妝品電商平台上以次充好、錯價門等問題層出不窮。化妝品 電商要真正保養品OEM 走出誠信危機,恐怕還要從最基礎的貨源問題入手。
在近日舉行的2013中國()電子商務發展論壇上,化妝品自有品牌柚子舍、化妝品B2C優歌網CEO凌遠強表示,化妝品電商渠道面臨的最大困擾是貨源問題。
凌遠強認為,目前化妝品渠道電商對供應商還無法掌控,當供應商大批供貨的時候,摻有一些比例的假貨比較難控制,特別是國際品牌的產品。
“雅詩蘭黛去年中國區銷售額約人民幣30多億,但去年全網可以買到的雅詩蘭黛是20多億。雅詩蘭黛官方公布網上授權的銷售占10%左右,即3個億左右,那 其他的銷售額來自哪裡?要不就是數字有作假,要不貨源有假。有些貨被認為是‘水貨’,但‘水貨’是不是有這麼多也值得懷疑。”凌遠強舉例說。
對於各大品牌商來說,網購雖然可以快速提升銷售額,但也只占整體銷售額的5%-15%。凌遠強說,在傳統櫃台,打折很少;而在網絡,不打折沒銷量,但一保養品批發打折就會相應減少櫃台銷量,這種利益關系使得大部分品牌下不了決心廣泛授權網絡銷售,為了10%的網絡銷量而挑戰其余90%的利益。
前不久,聚美優品遭遇“假貨風波”,羽西、蘭蔻、嬌蘭、DH、雅詩蘭黛等大品牌紛紛撇清關系,聲稱只對少數幾家電商授權,或者干脆只在本品牌專櫃或者自有網站進行銷售。
而那些專門致力於電商渠道的化妝品品牌,基本上都沒有自己的工廠,走的都是代工路線。所用工廠絕大部分在廣東,尤其是廣州的白雲、花都、番禺等郊區,少量分布在上海、蘇州、廈門、浙江。基本都是本土工廠,偶有台港澳獨資或合資。
據《創業邦》雜志的調查,占據化妝品半壁江山以上的護膚品類目,如化妝水、面霜等,其最搶手的兩家代工廠是分別位於廣州花都區、白雲區的“棟方・艾聖”和 “雅純”。“棟方・艾聖”規模較大,所代工的電商品牌有阿芙精油、芳草集、PBA、靜佳JPLUS、27度3面膜等。“雅純”僅有一間工廠,代工的電商品 牌有PBA、瓷肌、聚美優品自有品牌、樂峰網自有品牌等。除這些大廠家之外,全廣州還有2000多家化妝品工廠,還有很多深巷裡不掛牌的手工灌裝廠,向更 小規模的電商品牌供應產品。
曾一手打造小護士起家的明星產品防曬霜、中國最資深化面膜代工妝 品配方師之一殷傳江向媒體透露:“化妝品電商品牌裡,擁有自己的配方師的可以掰著指頭數得過來。某些品類如潔面乳、精油、BB霜,市場上有流通的成熟配 方,略微變更便成了不同品牌產品。一些剛流行起來的產品如蝸牛霜,找一瓶來研究一下成分標簽,憑味道、色澤、觸感便可配比防止,水平高的能仿到九成相 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