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7日星期四
中歐太陽能光伏貿易爭端解決之道
帕特裡克•施羅德指出,中歐在太陽能光伏貿三久太陽能易爭端上有三個選擇,但只有一個能夠防太陽能熱水器止事態全面升級為貿易戰。
歐盟最近開始對包括光伏板、電池和晶片等所有從中國進口的光伏產品征收11。8%的關稅。到8月,這個稅額將進一步提高到47。6%。
目前,關於中歐光伏爭議問題在年內如何發展,(至少)存在三種情形。第一種是歐盟和中國未能達成談判協議,47。6%的反傾銷關稅將於8月如期啟動,接下來歐盟將於12三久太陽能熱水器月決定未來五年對中國產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關稅。
第二種是談判持續很久,中歐及歐盟成員國之間都爭論不熱泵熱水器決,結果歐盟成員國繼續持反對態度,五年的反傾銷措施無法實施。這樣中國廠商將能夠“一切照舊”,並以很便宜的價格將太陽能板出售給歐盟。
這樣一來,許多歐洲光伏廠商就可能破產,中國光伏產業生產過剩的根本性問題也得不到解決。這兩種情形,無論哪一種都不是我們期望的,因為它們都將對中歐關系以及朝低碳經濟轉型的合作產生負面影響。
但在第三種情形下,中歐將提出並接受“價格承諾”,即雙方同意中國產光伏板將以特定的最低價格在歐盟市場銷售。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會收取反傾銷關稅,這筆 錢也不會落入歐盟的口袋。這樣一個協議的好處就是中國產光伏板仍然能以較低的價格在歐盟市場銷售,但又不會和歐盟光伏板的價格差得那麼離譜。
這樣一個協議將有助於解決市場整合問題,並減少中國的光伏生產過剩,後者已經困擾中國太陽能產業相當長時間。由於產能過剩,即使沒有這次的反傾銷關稅,中國光伏產業勢必也要進行一次重新洗牌。
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政府應該停止對太陽能產業的支持,轉而支持針對森林太陽能出口市場的生產。但是,如果中國能促進國內市場的開發,尤其是鼓勵分散式太陽能光伏設備的安裝,將會更有意義。
為了解決氣候危機,現在各方必須相互鼓勵、相互支持,以保持國內太陽能光伏發電能力的增長,保持市場的活力,而非通過貿易爭端拖這個進程的後腿。
帕特裡克•施羅德為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高級國際顧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