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6日星期三
電子垃圾回收:變廢為寶,何樂而不為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加速,下腳料回收導致電子垃圾數量快速增長,成為全球範圍內出現的新興污染物。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估計,全世界每年約產生2000萬到50貴金屬回收00萬噸電電子零件回收子垃圾物。研究電子垃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置技術,已成為全世界共同的課題
隨著全球科技和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電子電器產品的更新換代日益加速,電子垃圾數量快速增長。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估計,全世界每年約產生2000萬到 5000萬噸電子垃圾,其中美國約占1/3、歐盟約占1/4,全球電子垃圾年增速達3%—5%。電子垃圾已成為繼工業時代廢五金回收化工、冶金、造紙、印染等廢棄物污染後,在全球範圍內出現的新興污染物。
電子垃圾中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和元素,如作為普通垃圾丟棄而簡單填埋,對環境和人的健康構成重大挑戰
電子垃圾中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和元素,如重金屬鉛、鎘、汞、六價鉻等,以及作為阻燃劑主要塑膠回收成 分的多溴聯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等有機污染物。我國2008年頒布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明確規定,電子廢物屬於危險廢物名錄,且該類廢 物危險特性都是毒性級別。若作為普通垃圾丟棄而簡單填埋,其所含的鉛等重金屬就會滲透污染土壤和水質,經動植物及人的食物鏈循環,損傷人體的血液、神經系 統和腎髒;汞進入水體後將轉變為甲基汞,可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體內,對大腦和腎髒損壞明顯;鎘的半衰期約30年,可在體內長期蓄積,損傷肺部和骨骼;鉻能 引發支氣管哮喘,甚至損壞DNA……
科學證實,長時間與某些電子設備中的金屬元素接觸,會導致兒童腦部發育異常,成人神經系統損傷、 內分泌失調和器官功能衰退。PBB、PBDE等會干擾人體內分泌系統,損害神經系統,增加消化及淋巴系統致癌的風險。最近的研究發現,人類乳汁中的 PBDE含量每5年增加一倍,這會給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帶來巨大危害。碳粉是復印機和激光打印機耗材,在正常狀態下無害,但拆卸打印機的工人可能吸入過多碳 粉,患肺病、特別是肺癌的概率增加。(PVC)是電子電器塑料外殼的主要成分,通常也被用作導線的包裹材料,由於PVC很難回收利用,如果對之進行簡單焚 燒,又會釋放出二(口惡)英、氮氧化物、硫化氫、一氧化碳等大量有害氣體,如1999年比利時“二(口惡)英事件”幾乎影響了整個歐洲。
電子垃圾中的稀貴金屬具有稀有、難提煉和高價值特性,回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並通過再生途徑獲得資源,不僅節能,而且降低了資源利用成本
電子垃圾給人類健康和環境保護帶來嚴重挑戰,但實際上,電子垃圾中許多資源均具有很高的回收再利用價值,如銅、鋁、鐵及各種稀貴金屬、玻璃和塑料等。國 外經驗證明,電子垃圾中的稀貴金屬具有稀有、難提煉和高價值特性,因此回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並通過再生途徑獲得資源,不僅能節能,回收成本還將大大低於 直接從礦石、原材料等冶煉加工獲取資源的方式。研究電子垃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置技術,已成為全世界共同的課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