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3日星期三

塑膠回收-廢銅回收利用將是一項長期的技術政策

  近年來,凡是電線電纜市場廢五金回收抽檢不合格的線纜産品基本上都有一個不合格項目,就是“導體采用再生銅”。這致使再生銅導體成了劣特殊金屬回收質産品的代名詞。實際上,在所有金屬中,銅時回收利用率最高、物理屬性最好的金屬,可以被百分百回收利用。問題是回塑膠回收收的工藝技術,是否能達到導體用銅的性能指標。按照2003年全球礦山産量1144萬噸計算,現有儲量靜態保證年限僅爲41年;而按一些市場人士廢電線回收所采用的當年全球消費量1545萬噸(CRU)計算,則銅資源在大約30年內將被耗盡。廢銅按其來源分爲兩類,一類是新廢銅,即工業生産中産生的下腳料和廢品,另一類是舊廢銅、雜銅。我國相當數量的高品位廢雜銅,不用經過精煉就可以直接生産銅線錠和銅黑杆。

  隨著廢銅産生量的不斷增加,再生精銅的比例也將相應提高,從而減少對礦産銅或原生銅礦的依賴。隨著銅使用量的蓄積,也許若幹年後,龐大的廢銅資源將成爲銅消費的主要來源,而原生銅的開發反而只是新增資源的補充。

  廢銅的産生量與再生利用,同一個國家的工業化程度和銅消費水平密切相關。據有關資料,1953~1993年間,西方發達國家所消費的精銅有40%是通過再生廢雜銅獲得的,我國在1998~2002年間的精銅生産中,廢銅利用比例占到精銅總産量的27%左右。而且我國目前自産再生銅利用量僅爲精銅消費量的17%,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廢銅回收利用將是一項下腳料回收長期的技術政策。對于電線電纜行業而言,下腳料回收不應懼怕使用再生銅導體,也不可能說自己完全使用精煉電解銅,嚴格把關銅杆進廠質檢,保證電阻率合伸率符合要求,就定能用好廢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