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9日星期一
花蓮民宿-處處有青蛙 愛上生態民宿
兒時讀書之初,語文課上〈我愛美麗花蓮民宿的日月潭〉,使幼小的我對寶島台灣產生無限遐想。長大了,只能在電視劇、歌曲、書刊裏了解她,感覺親近而遙遠。今年初,年近不惑的我,終于有機會踏上這片魂牽夢萦的土地。歸來後,回想在台短短七天,同胞的熱情好客,高粱酒的甘洌醇香,日月潭的湖光山色,阿裏山的雲蒸霞蔚,都令人久久回味。但最難忘的,是南投縣埔裏鎮桃米巷的三茅民宿。
與民宿老板喝咖啡
天色已晚,在路途上用過餐,小中巴馳過蜿蜒的鄉間山道,終于在一片寬闊的空地停下。我們一行人比較多,我和三位同伴分配在大哥家,其余五位住二哥家。
走過寬寬的石階,登上綠色的樓梯,穿越曲折的回廊,便到達二樓宿舍。仔細觀察,這裏簡約而不簡單,室內擺設和市區的賓館相差無幾,外面就大爲不同了。站在陽台可遠眺山林,庭院內園林般景致盡收眼底。窗前有小巧的藤制桌椅,桌上擺放著蘭花;欄杆上懸吊幾盆花草,攀附幾枝柔嫩的藤蔓;牆壁上挂著數幅花鳥蟲魚畫框,還有一片「愛上民宿」木牌。處處匠心獨具,清新而自然!
將行李放好,簡單洗墾丁民宿漱,到樓下走走。大哥已在等候,邀我們到東邊咖啡屋小坐。從談話中知道,大哥姓廖,名永坤,祖上是福建人,來台已多代。接著談到我倆都有從軍經歷,都從基層軍官退役,彼此拉近了許多。他認爲軍旅生涯使人嚴謹,有責任心,我不住點頭贊同。
大哥又說自己的民宿每年接待大量大陸同胞。當得知我來自海口,他立即回應,桃米社區與海口的博愛生態村是姊妹村,自己作爲桃米休閒農業區推展協會的理事長,曾到海口參訪,這下距離更近了。
社區營造注重生態
院子栽種了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我很感興趣,但大多叫不上名字。大哥一一講解,這是瓜葉菊,那是石斛,還有海豚花、小米辣椒、文心蘭……他指著西南邊的一棵大樟樹,說這在他小時候就有,已有五六十年了,能夠繼續看著它成長,感覺很親切。他特別帶我們去看東南角的幾株紅桧木,說這種樹木十分珍稀,但生長極爲緩慢,自己在爲子孫積累財富。
坐下再仔細觀看,這裏除花草、書畫裝飾外,這裏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元素,「青蛙」。據介紹,桃米在1999年九二一強震後重建時,確立以「生態社區營造」爲方向,實現從一個傳統農村向結合有機農業、生態保護和休閒體驗的教育基地轉型。社區特別注重青蛙的保護,他們提煉新文化符號是「青蛙共和國」,這裏處處可以看到青蛙雕塑和圖案,還有溼地公園,以及家家爲青蛙營造的生態池。
親手設計三顧茅廬
大哥家就是桃米的一個縮影,柵欄上「爬」著幾只碩大的青蛙,大門口招牌上一只憨態可掬的小綠蛙正向客人招手。咖啡屋周遭的青蛙玩偶各式各樣、五花八門,不一而足。青蛙有陶瓷制的,石頭堆砌的,鐵皮卷的,塑膠做的……幾乎無處不在,點綴在每一個角落,連一樓的男女廁所也被分別命名爲「男蛙」和「女蛙」。
我問大哥,如此精妙設計出自那位高人之手?他自豪答道,一切都是親手設計,親自建造。上世紀八十年代,部隊退役後,他分配在建設部門,之後提前退休,從事自己擅長並锺愛的房屋設計和建造事業,兩個兄弟跟著一起做,女主人們管理各家民宿。
他也談到,小孩都在城市,不願從事他的事業,就任由他們發展。自己和夫人喜歡恬淡自然,不奢求功名利祿,就守在故園,悠然自得地生活著。翌日,我看到大哥房間一副「物不求余隨處足,事如能省即心清」的對聯,正與他的心境相契合,真有名士氣質!
二哥家准備夜宵,大哥帶我們去品嘗。經過扁石堆砌的台階,他說,這共29級,代表生活在台灣的29種青蛙。台階旁,有一塊青蛙狀的大石頭,仿照當地拉都西氏赤蛙的模樣。拾級而下,右邊有潺潺的水聲,主人說,這是從東北方白葉山上引來的泉水,兄弟三家都花蓮民宿用此做飯、盥洗。樹叢中隱約可見幾叠小瀑布,泉水彙集的水池是專門爲青蛙營建的「住宅區」。
享受梅酒酣然入睡
接著,二哥家的長廊裏,在柔和的音樂中,伴著風聲和蛙鳴,同伴們一道品嘗了簡單、精致的水果和糕點,享受了主人家大半瓶梅子酒。真是惬意啊,也許這就是陶淵明先生筆下桃花源中的歲月吧。
午夜時分,回到房間,發現這裏竟然有信號強勁的無線網路,急忙打開微信,將愉快新鮮的心情與遠方的愛人分享。我留言道,比起其它地方,這裏人情味更濃,更富有情調和特色,人和自然和諧統一,確實與眾不同,期待下次全家同享。言畢,酣然入睡矣。
博主好站推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