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0日星期四

月餅-潮汕小食系列之——翻砂芋~芋酥~芋泥

月餅-潮汕小食系列之——翻砂芋~芋酥~芋泥
在大潮汕的各地,都流傳著大同小異太陽餅傳說:古時候,元朝的統治者殘酷壓迫漢族人民,生活粵東的老百姓被迫得急了,便趁中秋夜蒙古兵員分散在百姓家中過節的機會。通過在將于這一夜吃用的月餅之夾帶字條的方法,串聯約定是晚分頭舉事起義,衆人合相繼擊殺掉分散了的蒙古族“番兵”(潮汕方言中保留了些中原古漢語詞彙,其中把一些由兄弟民族組建起來的家稱爲“番邦”,把“番邦”中的老百姓稱爲“番”。

這裏的“番兵”或“元番”則是指稱當時的元朝兵,。成事後,潮汕人就用蒸熟了的芋頭代替“番兵”團購美食的頭作爲祭品獻給月亮女神並告慰先人。這綠豆椪事相沿成了俗。

到了近代,一方面可能是“頭顱”總讓人聯想到血淋的場面,怪嚇人的。另一方面可能因爲每年的中秋節總用一個簡單的芋頭,久了讓人覺得太乏味太單調。現在人們在用芋頭作爲拜月祭品時常選用下芋泥捲面的一、二種方將芋頭加工一遍。

  一是將芋頭洗淨去皮後,全部給切成約有手指頭粗的形小條條。再把它們放入油鍋中炸熟,撈出滴幹油之後。又重新將它們倒回熱油中去炸一遍: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去掉其中的多余水份,使鳳梨酥得吃用時口感脆爽。此時,將此前准備好的半鍋子呈膠粘狀的白糖漿重新放回火爐上去加熱,又將第二遍油炸後尚熱燙著的芋條放入糖漿中,稍爲攪拌讓其周身醮粘上糖衣後,將它們撈出晾涼。這就成了有名的“翻砂芋”。它有一種與衆不同的特殊芳香氣味。 博主好站推薦: 我很喜歡吃太陽餅 中秋節要買月餅  漏水就找台北防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