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3日星期二

黎介壽:修改800余篇論文從不署名 金子般的鋪路石



  黎介壽常說:“看到學生在成長,看到事業後論文修改繼有人,就像自己的科學生命在延伸。”多年來,他“甘當綠葉護紅花”,將學生推向前台,培養他們成才。在研究所,只要學生們有問題向他請教,他總是耐心地給予解答,一時解答不了的,他會找來書籍或上網查查,爾後再告訴學生以及答案的出處。學生們的每一篇論文,他都要仔細地閱讀、修論文翻譯改,每一篇至少修改三遍以上,連標點符號和錯別字也不放過。許多學生都珍藏著他親筆修改過的文章,並以此勉勵自己。黎介壽先後發表過600多篇學術論文,而經過他修改後發表的論文就有800多篇,甚至許多出自他手的論文,經常見不到“黎介壽”三個字。他提倡,誰執筆的論文英文論文,誰主研的科研課題,誰的署名就排在第一。當學生們在他指導下取得了成果,要給他掛名時,他婉言謝絕:“我重視的是對患者有利的結果,榮譽是誰的,我並不關注。課題是你們做的,我沒有權力掛名。”

  這幾年,一些復雜、高難度手術,他常常讓學生主刀,自己在一旁做助手;接到學術會議邀請,他盡量讓弟子去參加;約他寫的書稿,他讓年輕人領銜。他還盡力將年輕優秀的科技人才推薦到各級學術機構,以提高他們的知名度。他把研究所學科發展細化為腸外瘺、腸移植、胃腸腫瘤等12個治療組,按每個學生的特點設計發展方向,量才施用,把一大批中翻英翻譯年輕人推向前台,讓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干成事。為了提高學生的知名度和業務水平,他全力籌措經費,甚至自己掏錢,幫助學生把論文寄往國外權威機構修改或出版。

  “他還跟去打印的博士說,你這論文我看了,前四章還可以,第五章就開始亂了。”有網友跟帖。30多英文潤稿歲胡祝陽是個聰明人,認真研究了論文要求後,他自己動手制作了一個論文模板。學生把論文拿過來,他親自排版,很快就能打出又規範、又好看的論文。幾年下來,他幫數以千計的大學生解決論文難題。時間長了,祝陽一眼就能看出學生們的論文哪裡有問題,甚至有些博士論文的問題他都能看得出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