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6日星期六

花蓮特產引人駐足

花蓮特產引人駐足
來到,滿街的特產店總是引人駐足:花蓮芋,花蓮民宿薯這些由芋仔蕃薯加工的甜食,還有來自東洋的羊羹和阿美族祖傳的粟糬,皆一改簡樸樣貌,搖身為精緻的點心。
花蓮薯,花蓮芋,麻糬及羊羹皆是花連知名的零嘴,此乃花蓮人利用廣闊河川地,種植蕃薯,芋頭,花生,紅豆或小米等旱作物,再經巧手加工而製成的。
薯的原料是蕃薯,作法是先去皮煮爛後,搗成泥狀,加入糖,香料,麵粉等拌勻,捏成型烘烤即成。花蓮芋的作法亦雷同,惟烘培前,再撒些玉桂(肉桂)粉,增加香氣,故又稱為“玉桂饅頭”。
花蓮另一項特產是改良自“杜崙”的粟米糬,或稱阿美麻糬。真正的杜崙是不加任何餡料的,現今粟米糬則發展出紅豆,綠豆,綠茶,蜂蜜等多種口味;除小米外,亦有用紅糯米製作。
引自日本甜點的羊羹,原產於中國,口味屬咸式,經傳入日本後改為甜食,其主料為紅豆,作法不難,但相當費工。羊羹以玉裡的廣盛堂為最知名。
花蓮市滿街都可見到掛著“薯”,“麻糬”招牌的特產店,尤其在中華路一帶,老店新店並列,並同時販售白梅,辣梅,洛神葵,剝皮辣椒,香水蓮花茶,羊羹等,一網打盡所有的花蓮特產。

千萬年前的造山運動,為花蓮立下恆古不移的地基,而人們開山掘石,用巧手與慧心,叮叮咚咚,去掉雜蕪,發現隱藏在石原深處的美,同時為花蓮的城市性格立下標竿。
花蓮除了有大山大水的雄奇外,更是眾多奇石美玉的原鄉。由於花蓮地層經歷多次造山運動,地殼板塊活躍,而孕育出種類繁多的石頭,各種山石經大小溪流搬運,琢磨,而堆積在河床上,海岸邊,成為大大小小,色彩斑斕的美石。
石材經開採,加工處理後,大者可作為美化環境的建材,家具,小巧者則適合握在手中把玩;豐富的石材為花蓮贏得了“石頭之鄉”的美譽,也為花蓮打造出不一樣的城市景觀。
得天獨厚的環境,吸引不少石雕家位定居於此,創作者一釘一槌的打鑿,讓堅重的頑石脫胎出豐富的質感,宛如被賦予了新的生命;比諸其他藝術創作,石雕耕費體力甚鉅,更能考驗創作者的能耐與意志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