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5日星期一

塑膠回收-電子垃圾回收之路堵在哪


  一噸廢舊線路板,可提取400廢電線回收克黃金、200千克銅及其他貴金屬。我國每年産生的電子垃圾以數百萬噸計,大部分流入小型拆解作坊,不僅帶來巨大環境汙染,也造成了巨大浪費。

  電子垃圾如何更科學、高效地回收?現在的回收渠道、市場等存在哪些問題?

  正規處理企業少,工藝落後

  主要靠小販低價收購

  在遼甯省鞍山市鐵西區永樂小區,經常有腳蹬三輪車、回收各種廢舊電器的商販在樓下叫賣。近日,跟隨一位李姓師傅進行了調查。

  在一棟居民樓下,一名中年女子叫住李塑膠回收師傅,“老式電腦顯示器收不收?”在得到肯定答案後,女子將一台布滿灰塵的顯示器搬了下來。

  廢銅回收“30塊。”李師傅給了個價。

  “這台顯示器買的時候好幾百,現在還能用,但兒子又買了台寬屏液特殊金屬回收晶的,這個在家放著也礙事”,王女士有些無奈,“就當換個買菜錢吧。”最終30元成交。

  李師傅說,社區有三四個從事廢品收購的商販,“我們不只回收塑料、紙箱和廢銅爛鐵,電子廢品也占很大比重。在鞍山很多地方,電子廢品十有八九都是靠我們這樣的商販來回收。”據了解,回收之後,他們會將成色較新的轉賣給二手家電門市部,其他的拆解後賣給廢品回收站。

  在對近百位居民的走訪調查中,了解到,社區居民在處理一些譬如洗衣機、電冰箱、電視或者顯示器等大件電器時,多數人以低廉的價格賣給流動商販,少數人賣給了二手家電門下腳料回收市部。而對一些小型電器如手機、移動電源、電池等,由于沒有人願意收購,絕大多數居民會直接扔掉。

  據李師傅介紹,除非是熟客,現在不少的廢品收購點都不敢大批量收購電子垃圾,“主要是怕環保部門處罰,因此不少的廢品回收站多分布在城鄉結合部,經營者以外地人下腳料回收居多。”在一處偏僻的倉庫中看到,裏面堆滿了上百台老式電視機和顯示器,還有堆積成山的電腦主機。三名工人正在對這些電器進行篩選,對于一些沒有修複價值的電器,他們則對其進行就地拆解。“電器裏面的銅絲、電腦的主板、電源、墨盒等物件最值錢,會有專門的人上門高價收購。”王老板廢五金回收告訴。在對這些廢品進行拆解分類後,那些“沒用”廢舊元件則直接扔進垃圾堆。

  在許多鞍山這樣的城市,雖然擁有正規的電子垃圾處理企業,但利用率並不高。據遼甯牧昌國際環保産業集團有限熊經理介紹,遼甯省內擁有電子垃圾拆解處理資質的企業有3家,他們是其中之一。“我們現有工人90多人,有專門拆解冰箱和電視(包括電腦顯示屏)的生産線各一條,日均處理量分別在30台和1500台左右,空調、洗衣機及其他電子産品則由人工手動拆解。在分解完成後,塑料以及銅、鋁、鐵等金屬會賣給專門的收購商,收集的有害物質則轉運到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安全化處理。”

  在談到其電子垃圾的來源時,熊經理表示,在周邊城市有4家固定的供貨商,會根據需要定期與他們保持聯系。“最初我們也有自己的收購車,並且給出的價格高于私人收購,但由于成本過高就停止了。”

  談到目前的困難,熊經理表示,目前遼甯的許多電子垃圾很大一部分都流入了南方各省,“主要是由于南方各省的處理廠較多,而且價格合適,我們的幾家供貨商也是之前關系好,如果我們不向他們要貨,他們也會賣給南方。”

  此外,據熊經理介紹,目前國內很少有企業能夠生産專門處理電子廢物的生産線,這些技術設備都被國外企業壟斷,所以購買一套設備動辄百萬甚至千萬。“拿我們處理電視的這條生産線爲例,分離後的塑料和金屬産品直接就轉賣給了收購商,而國外的回收企業還會對其進行深加工,其價值也就進一步提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