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3日星期日

走進台灣 探尋阿裡山茶之道



得天獨厚的茶區之道

沿著阿裡山公路進入阿專營阿里山高山茶裡山區,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大片大片的茶園,主要茶園分布在阿裡山鄉、番路鄉、竹崎鄉、梅山鄉、大埔鄉。與茶園相輔相成的,是沿路一家接著一家的茶店,這也是阿裡山高山茶銷售火熱的最好證明。

甫進阿裡山區,就能明顯感受到這裡獨特的氣候環阿里山高山茶境:冷涼、濕潤,剛過中午就雲霧籠罩,日照時間很短,而且晝夜溫差較大。

"這樣的氣候特別適合種茶。"竹崎鄉石棹茶區珠露茶產銷班班長劉啟全告訴我們,生長於海拔800米以上的茶樹所采阿里山茶制的茶葉始可稱為高山茶。因為高山氣候特殊,導致茶樹芽葉中所含的苦澀成分降低,進而提高了"茶氨酸"及"可溶氮"等對甘味有貢獻的成分。日夜溫差大及長年午後雲霧遮蔽的緣故,使得茶樹的生長過於緩慢,讓茶葉具有芽葉柔軟,葉肉厚實,果膠質含量高等優點。"所以我們的茶泡出來的滋味甘潤醇厚、香氣幽雅持久。"
阿里山烏龍茶
以質取勝的發展之道

"其實就茶種來說,阿裡山高山茶屬於烏龍茶,大陸也有,相似的地理氣候大陸也有,只不過我們在種植、品質控制上做得更好些。"茶農林仁燧一語道破阿裡山高山茶成功的關鍵所在。他去年種植的烏龍茶在冬茶比賽中獲得頭等獎,一直嚴控茶品的他已經對得獎"司空見慣"。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