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0日星期二

沒有職業門檻,翻譯市場被做壞了



  只要有跨國交流,就需要語言服務。論文翻譯但人們對這個行業的認識目前似乎只停留在翻譯領域,而且誤解重重。“很多人到今天為止還認為,懂外語就能當翻譯。中英翻譯領域魚龍混雜,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有太多的外行在做需要內行才能完成的事情。”柴明熲說得直接:外語和翻譯是兩個不同的專業,但現在卻混淆得厲害。

  最簡單的例子論文修改莫過於中譯英。國內不少懂外語的人都直接上手,感覺自己字字對仗、譯得清楚,可老外看了一頭霧水這就是典型的“識外語不懂翻譯”。作為專業的翻譯,體現在“信息的有效英文論文傳達”,要跨過不同文化之間的障礙,在語言轉換的過程中確保信息“落地”。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翻譯界發出的“聲音”大多止於爭“理”。但實際上,作為語言服務的一種最基中翻英翻譯本門類,翻譯已經和“利”息息相關。“英文潤稿以 前有企業覺得找的翻譯不好,上當了,只好花錢重找;可現在,更多的跨國事務中,根本容不得翻譯失敗,翻壞了,整個事情搞砸了,損失巨大。”柴明熲說,從涉 及生命安全的醫療翻譯,到涉及人身權利的法律翻譯,再到和國家利益相關的政治斡旋以及商務談判,很多行業都要求翻譯“萬無一失”,追求的正是語言的專業化 服務。

  翻譯本該和醫生、律師、會計師一樣,設立行業准入門檻。但了解到,到目前為止,我國對翻譯行業並沒有設定剛性的入職入崗條件。一些專家告訴,翻譯界最 有影響力的證書,就是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等級考試。但是,“資格考試根本不能替代正式的執業資格證書,因為它無法成為一個職業門檻”。眼下,我國在 翻譯行業的服務標准、配套評估和認證體系都還是空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